观点&趋势

PERSPECTIVES & TRENDS




电话:023-63876532 18696576719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翠湖天地SOHO 23-12 

伍略观点 Vadding View

您的位置: 天博官方网站> 观点&趋势> 伍略观点

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起源——伍略顾问谈人力资源管理

发布日期:1905-06-22 来源:

 

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起源——伍略顾问谈人力资源管理

1 人事管理的形成与科学管理

19世纪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专业化和生产水平都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组织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管理和监督生产过程中如何管理工人引起企业组织的注意,产生了专门的管理员工和处理员工事务的人员,企业出现了人事管理。到20世纪初,人事管理被作为企业管理活动,列人了企业管理活动的范涛。当时,针对磨洋工现象,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把人事管理从经验管理带人到了科学管理阶段。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四原则观察工人的每一个工作细节,针对每一个工作要素开发出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法,从而取代老的无意识的经验方法;科学地甄选、培训、教育员工以使之成长,而不是由工人独自挑选工作、自我培训,以提防由于员工主观原因或种种客观因素阻止企业的效率和效果;与员工衷心合作,相互开诚布公,以保证已确定的科学原则顺利实施;管理者承担与职权相对应的职责,正确分工,而不是把职责完全推到员工头上。泰勒认为如果企业能遵循这些原则进行管理,企业和员工都能获利。

科学管理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考虑到了人的经济需求,但把人与机器等同生产资料看待,而没有考虑到员工关系、员工感情和发展,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

2 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理论

1924年到1932年,梅奥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人不仅有经济需要,更重要的是人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满足这些社会性需要往往比满足经济需要有更好的激励效果。这一理论在人事管理中倡导关心员工,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员工关系,加强沟通、进行思想感情沟通,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这些思想在企业人事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事管理工作。

3 早期的组织行为学与其对人事管理的影响

行为科学研究发现,组织中员工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不能仅以员工的工作行为就推断员工的人际关系。组织行为学在分析个体、群体及组织在工作中行为的基础上,研究他们如何影响个体、群体的生产效率。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促使了人事管理中管理和研究从单个的个体转向群体和组织的整体管理和研究,使人事管理实践有了巨大的改变。早在1913年,明兹伯格的《心理学与工作效率》一书对人事管理影响深远。到20世纪50年代,行为科学从个体和组织的需求和动机来研究行为,促进了激励理论的完善和应用。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克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兹伯格的激励一保健理论等。虽然这些行为科学理论缺乏实证材料,但还是在人事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到20世纪70年代,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提出了ERG理论,由美国学者克雷顿·奥尔德弗提出,认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 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等理论并且这些理论拥有自己的精确的实证资料。这些理论对人事管理和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影响是多方面的。